傳媒繼「高鐡」熱話,這兩天趁勝追擊,刊登由 基督教服務處 發表有關「80後」的調查,繼續八十熱。看過這調查報導後,容我重拾 Soci 人的熱血說兩句。
它的調查結果是:
80後年青僱員的「希望感」較80年代前出生的人低,也比較不快樂。
然後列出「80後」年輕僱員的特徵,如下:
- 欠缺策略感
- 時間觀念差,經常遲到
- 工作時容易情緒主導
- 人際溝通欠技巧
- 不接受批評
學過 Soci 或是 research 的人都知道,採用不同的 measurement,調查結果可以大不一樣。它用「希望感」去量度出我們較不快樂,沒關係;只是在它的尺下量出「不快樂」,這不代表我們不快樂。
再看「年輕僱員的特徵」,我會說是五宗罪更為貼切。
五個特徵,一無是處。
對!我也見過不少同輩真的很不濟,經常遲到又不接受批評;
但同時,身邊也不乏熱血、上進、默默耕耘的有為青年。
「一樣米養百樣人」,其他 generations 也不是有良有莠嗎?
它的 5 個特徵是 based on 什麼 references, 有什麼 conceptual framework,用什麼 measurement, 用什麼 sampling method 得出來?
單是研究一個 generation 的特質,已經夠寫洋洋萬字的 thesis,還要作多個 in-depth interview 長期研究。它這個維期三個月的網上問卷調查 (online survey),算數吧啦。
說到它的 sampling,我開始想打爆個 mon:
"基督教服務處去年 9 至 11 月訪問 400 名 20 至 63 歲僱員,其中兩成是80後青年。"
大家篤篤計算機,400 X 20% = 80人。
用最沒代表性的便利抽樣 (convenience sampling),
訪問 80 個人去代表所有「80後」青年(假設當中沒有人在網上問卷謊報年齡..),
這份報告有什麼代表性 (representativeness) 可言?
"另外,近4成受訪「80後」青年出現中度嚴重的焦慮徵狀。"
這一點我很認同。
看了這「大學交功課」質素的調查報告竟可散見於各大報章,誤導大眾,
的確令我出現中度嚴重的焦慮。